大批异常资金化整为零被转走
大批异常资金化整为零被转走
深圳警方公布了50个62226开头的涉嫌诈骗的银行账户,通过对这些诈骗账户中资金流动的分析,警方发现,信息诈骗高发以及诈骗分子屡屡得手的原因之一,就是他们能够通过这些账号畅通无阻地将受害人的钱转走并提现,而追回这些被骗钱款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银行主动拦截资金。
■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高建荣
日前,我市警方公布了50个62226开头的涉嫌诈骗的银行账户,通过对这些诈骗账户中资金流动的分析,警方发现,信息诈骗高发以及诈骗分子屡屡得手的原因之一,就是他们能够通过这些账号畅通无阻地将受害人的钱转走并提现,而追回这些被骗钱款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银行主动拦截资金。
赃款在银行流转畅通无阻
今年3月初,家住南山的事主刘先生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波动。3月5日上午,11点39分,他遭遇航班改签诈骗,不知情的刘先生掉入诈骗陷阱,将其卡上200余万元一键转走,全部流向骗子的账户。
当日14时许,接到刘先生报警的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81234567,立即启动紧急处置预案,此时,骗子已将其中的20万元转走。
3月20日,事主杨先生遭遇冒充公检法的诈骗,其银行卡上45万元全部被转走,接到报警的81234567专线追查发现,这笔钱经过五级转款,每次均转入不同的银行,最后一次,钱款又被分成7笔转移到7个银行账户中。
对此,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民警揭秘道:信息诈骗中主要特点之一就是,诈骗钱款一到账,诈骗团伙中“网银打散分转组”就以“天女散花”的形式,将钱款以1万、2万元为单位打散,一级又一级分散到多家银行的多个账号中,而这一分账的过程不过5到10分钟便能完成。
该民警指出,诈骗分子之所以有这么多银行卡便源于银行对个人开卡无限制,且监管审查制度缺失导致银行卡买卖泛滥,这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链,在警方侦破的深圳“6·26”特大信息诈骗案中,仅在购买银行卡团伙的一个成员处,警方便搜到2000多张银行卡,这都给诈骗分子变相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作案工具。
延伸阅读